上市公司福寿园的护城河不够宽阔——内在价值测算
- 2025-07-27 21:04:05
- 848
阅读提示:本文仅供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自行判断。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作者是经济学出身,目前为金融从业者。文章的目的很明确:给读者朋友提供投资机会,帮助大家以合理合法的方法尽可能快地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文风遵循简洁、逻辑和常识的规则,投资偏向长期、低估、分散的风格。通过核心竞争力、成长空间、内在价值等三个方面的判断,寻找并买入投资标的。
如果我们经历比较丰富,尤其是遇到过很多挫折,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好人很少,好行业很少,好公司很少。我们想要过上好的生活,遇上好人、好行业、好公司,至关重要。这里面有运气的成分,也取决于自己的判断。比如投资,你如果能慧眼识珠,发现好行业、好公司和好的管理层,赚钱简直易如反掌。所以,投资很难,难就难在不好判断。我写文章的目的,就是提供思路和视角,尤其是长期的视角,类似于望远镜,帮助大家提高判断力。
护城河
自从巴菲特提出护城河这个词之后,大家分析企业,言必称护城河。实际上,形容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护城河这个词并不准确。护城河,顾名思义,是在城堡周围挖一条深深的水沟,阻止别人进攻。其本意在于防守,而不是进攻。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我们投资者想要的显然不是防守,而是进攻。企业来股票市场上市,也是为了筹集资金,扩张规模,占领市场。而不是为了龟缩一角,为了保住市场,负隅顽抗。
作为投资者,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企业的产品或业务,能够像病毒一样,无限复制,占领所有市场。而且,复制过程中,自身的实力不会减弱。比如可口可乐,在美国销售,毛利是90%,在中国销售,毛利也是90%。人性是一样的,都喜欢喝含糖饮料,这保证了可口可乐的无限复制。再比如贵州茅台,在贵州卖,毛利是95%,在北京卖,毛利也是95%,甚至更高。人性也是一样的,国酒品牌带来的荣誉和身份象征,每个人都趋之若鹜。
一种病毒,越是能够无限繁殖,说明它的能力越强。同样,一个企业,越是能够不断占领市场,说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强。大部分企业都不具有核心竞争力,只能在占领一定的市场,而无法无限制地扩张。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企业都不值得投资者,而整个股票市场的回报,都是有少数几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供的。
不过,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这里也使用护城河,代指核心竞争力。
福寿园
福寿园过去的发展,很漂亮。如果不看2024年的数据,福寿园的营收和净利润走势是一条很漂亮的曲线。福寿园的业绩之所以这么好,道理也很明显。
第一,早期拿地成本几乎为零。尤其是上海,墓园用地因为公益性,大多为划拨土地。上海的墓园收入占福寿园总收入的比例约50%,因为其他地方的墓园经营不善,上海地区的净利润应该占总利润的70%,甚至更高。可以说,上海的便宜土地支撑了福寿园的业绩。
第二,疫情原因。疫情导致死亡人数上升,墓园需求出现异常性的升高。同时,福寿园这几年通过并购进行扩张,合并报表上业绩增加。
综合判断,上面两个因素持续性都不强。
第一个,早期实控人利用自己的政商资源,获取了低价土地。现在随着政策趋严,政府已经收紧了用地审批,特别是经营性墓地的审批。这也可以理解,连老百姓盖房子的土地都收紧了,更不用说墓地了。
第二个,疫情是一次性因素,显然短期内不会再发生。随着人们生活恢复正常,往常因为疫情原因带来的需求,让之前的并购大部分都货不抵价。说白了,之前买的墓地都买贵了,业绩不及预期。未来商誉持续减值,必然发生,这也是公司未来业绩的一个拖累因素。
所以,福寿园本身并没有稳固的长期竞争力,护城河不深。
其实,我们不需要了解以上因素,只需要直观地通过自己的体验,也可以通过判断,得出以上结论。如果不是炒股,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福寿园这家公司,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与老人接触过程中,也没有看到过与福寿园有关的东西。
疫情那几年,经常听到有人离开了。但他们的家人大部分都是通过当地的殡仪馆联系的国有公墓安葬,或者有的直接埋树底下或者撒河里。很少有人提到福寿园,或者公司旗下的墓园。也可能我所在的北京地区,福寿园没有业务。这也说明,市场化的经营性墓地服务,本身是个很狭窄的市场。市场规模不大,且大部分(80%)被国有单位占据。服务本身差异化较小,无法做出品牌,也很难通过口口相传获得客户。土地成本占据业务大部分成本,类似于房地产,除非高周转,否则利润率不高。
因为以上原因,福寿园在并购过程中,并没有出现自己在上海经营的优秀表现。这说明福寿园的经营,没法复制。实控人的政商资源,在并购的地区无法保证获得便宜土地,经营情况不佳。
交易价格
在年报出来之前,我在4元左右,买了一点福寿园观察仓。逻辑有两个,一是老龄化,需求会缓慢增加;二是管理层在并购失败后,会聚焦主业加大分红。基于以上逻辑,如果在一个不错的价位买入,长期来看,也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下面,我测算一个福寿园的内在价值。
福寿园是从2014年开始并购的,一直持续到2024年。随着并购,商誉不断累积,2024年的商誉约11亿,约占净资产的20%。2024年福寿园的净利润为4.97亿,大致回到了2015年,即业绩回到了并购之前。2024年,福寿园的ROE为7.81%,已经从过去优秀的15%,打了五折。
那么,我们有两个保守的价位可以介入。
1.假设收购的墓园经营情况尚可,通过网络查询,大约一半墓园盈利,一半墓园亏损,两者相抵大致盈亏平衡。那么商誉全部减值,变为零,与当年收购的账面价值一致。那么,福寿园合理的价值为0.8倍市净率。考虑到净利润回到2015年,即使按照国内经济发展也大致触底了,那么未来还是有很大可能回升,增长尚可,那么1倍的市净率是个不错的介入位置。对应股价为2.6元/股左右。
2.如果我们再保守一些,假设收购的墓园通通不赚钱,回到收购前的净资产30亿,约为当前资产的二分之一。那么,结合增长预期,市净率0.5倍的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也即股价约为1.5元/股。
当然,以上价位只是参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习惯在上述价格附近进行交易操作。
其他
之前分析福寿园时,有读者朋友提醒,实控人本身有负面舆情。一般来说,我不太关注管理层。因为,说实话,好人真是太少了,上市公司的实控人,既然能走到这一步,多多少少可能有不光彩的事情。我不关心管理层,也是因为我更关注业务,最好公司业务能脱离管理层存在。比如茅台,每一任管理层都下马了,但不影响茅台酒的畅销。
对于管理层,我主要关注两点。一是专业性,专注主业,最好出身背景与行业契合;二是诚信,底线是不做假账,如果能够在年报中披露更多信息,则是加分项。说实话,按照以上标准,大部分管理层都不合格。没办法,这就是现状。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最好还是找那些不需要管理层的公司投资。
以上是文章所有的内容。欢迎关注本号,我们下一篇见。
- 上一篇: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
- 下一篇:克拉恋人幕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