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创维 、瑞声达、未来客 三款助听器哪一款更适合老人?
- 2025-07-21 23:54:25
- 736
去年冬天,我陪爷爷去医院复查听力。医生指着几乎呈直线的听力图说:“他的听力相当于常年戴着三层棉耳罩生活。”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了他为何总在家庭聚餐时沉默,为何电话里永远答非所问。像爷爷这样的老人,中国有超过1.3亿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增强声音”,更是精准补偿、舒适佩戴与人性化设计。为此,我挑选了三款热门助听器:未来客围脖式助听器0101B、创维P1悦享版与瑞声达KE277-DW,从设计、降噪、音质、舒适度、智能功能及适用场景等维度,深度测评它们的优缺点。
一、音质与降噪:是“听得清”还是“听个响”?
1.未来客0101B:64通道+AI降噪,菜市场也能听清悄悄话
未来客搭载的是进口64通道DSP数字芯片,将声音频段(如200Hz-8000Hz)细分为64个独立处理单元,而16通道仅分为16段。这种精细划分能更精准地捕捉言语中的高频辅音(如"s""sh"音),减少声音失真,提升言语清晰度。在嘈杂环境中(如地铁、餐厅),64通道可独立分析每个频段的噪声类型,针对性抑制背景噪音,保留言语信号。而16通道降噪范围较宽,可能误伤部分有用声音。对非平坦型听力损失(如高频陡降、各频率损失差异大),64通道能实现"精准匹配",避免低频过度补偿或高频补偿不足。动态场景响应更灵活,通过实时监测各频段声音变化,快速调整参数(如瞬时压缩释放),减少声音断续。爷爷试用后感叹:“现在听你讲话,和以前没聋时一样清楚!”
其AI降噪算法能自动识别环境噪音,在菜市场过滤吆喝声,在客厅保留鸟鸣声,实现“声音各归各位”。当遇到像鸣笛、急刹车这样的突发高频噪音时,配备的自动增益补偿技术能快速处理这类的尖锐噪音,通过算法快速平滑过渡,避免听到刺耳的啸叫声和二次损伤听力。在过马路时,助听器会安全处理车辆引擎声和喇叭声,同时过滤掉风声持续的嗡嗡干扰,提升老人的环境感知安全性。在路过工地附近或广场舞区域时,也能有效抑制低频的震动噪音,避免听久了引发的心跳加速或者对听力造成进一步伤害。
2.创维P1悦享版:双重啸叫抑制,满足基础需求
创维P1悦享版采用WDRC技术来处理声音,而非无差别统一放大声音。其双重啸叫抑制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助听器的“嗡嗡”杂音问题,适合轻度至中度听损用户。不过,爷爷反馈在户外风噪较大时仍有干扰。
3.瑞声达KE277-DW:进口品牌光环下的“保守派”
瑞声达主打6通道+经典降噪算法,音质自然但缺乏创新。在喧闹环境中,虽能放大语音,但背景噪音抑制较弱。爷爷形容:“像耳朵里开了个菜市场,分不清谁在说话。”
二、佩戴体验:舒适度决定“愿意戴”还是“抽屉吃灰”
1.未来客0101B:围脖式设计,随取随用
未来客的医用硅胶围脖设计彻底解决了爷爷“怕丢”的心理负担。主机挂于颈部,耳塞随戴随取,开放式耳塞,佩戴一整天无闷热感。爷爷打太极时大幅转身,助听器仍稳稳贴合,彻底告别“满沙发找设备”的尴尬。
2.创维P1悦享版:入耳式设计,轻便但存在感强
创维P1悦享版采用蓝牙耳机造型,轻便但需塞入耳道,长时间佩戴易产生异物感。爷爷反馈:“戴两小时耳朵就发胀,总想摘下来。”此外,入耳式设计在运动时易脱落,需搭配挂绳固定。
3.瑞声达KE277-DW:传统耳背式,笨重且显眼
瑞声达沿用耳挂式设计,机身较大,佩戴时外露明显。爷爷直言:“戴出去像挂着个U盘,怕人笑话。”金属材质冬季冰凉,且调节按钮复杂,老人操作困难。
三、智能功能:易用性决定“科技赋能”还是“摆设”
1.未来客0101B:APP验配+蓝牙直连,老人也能玩转黑科技
通过手机APP就能免费进行听力测试,拥有临床级的验配算法,通过“用户主导+AI辅助”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了助听器调试的便捷性与精准度。5分钟自动生成个性化听力曲线,根据听力结果得到专属的补偿方案,精细化量身定制调节,更好地适应听损情况,保护残余听力。已经做过听力检测的也支持直接导入检测报告获得适配方案。爷爷仅用5分钟完成智能验配,系统根据听力曲线生成“专属声场”。还支持蓝牙5.3方案,可以直连手机、电视、平板等多个设备,一键即可接听电话,迅速连接稳定性无延迟,在15米内无遮挡环境下无断连现象,适合老人在客厅、卧室等多场景自由活动。爷爷甚至学会用助听器接电话:“明明你在电话那头,声音却像在耳朵边上!”
2.创维P1悦享版:基础智能,适合对智能化需求不高的老人
创维P1悦享版也支持APP调试,但界面复杂,爷爷需子女协助操作。其AI学习功能较弱,无法根据环境自动优化参数。蓝牙可连接电视和手机。
3.瑞声达KE277-DW:传统操作,依赖线下服务
瑞声达需反复跑门店验配,对农村用户极不友好。无蓝牙功能,仅支持基础音量调节。爷爷吐槽:“调个音量像拆炸弹,生怕按错了!”
助听器到底怎么选?实测创维、瑞声达、未来客三款助听器哪一款更适合老人?
经过多维度对比,三款助听器凭借差异化设计与技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用户在选择时可根据听力需求、预算及对科技功能的偏好,选择最适合的“声音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