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账号矩阵营销策略实现一鱼多吃

  • 2025-09-11 02:01:50
  • 722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品牌营销环境中,如何通过多元化的账号矩阵策略实现品牌声量的最大化,是许多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你详细解读账号矩阵的常见模式、搭建步骤以及如何在微信生态内实现“一鱼六吃”,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品牌营销路径,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商业价值。

前文《餐饮门店如何提升捕获率&品牌热度/知名度》中我提到一个观点:我个人认为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关键方法就是多发内容。

品牌建设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短时间可能根本看不到效果,需要你在这条路上,不断地持续地投入,而且没有捷径。

品牌建设虽然没有捷径,但是有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多发内容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曝光量,实现品牌声量的最大化、进而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但去哪儿发/怎么发,这里面是有技巧的。

1.账号矩阵常见模式

说起多发内容,很多人就想到了账号矩阵,但账号矩阵怎么搭建,很多人却说不全。

整体来说,账号矩阵有3种常见的模式:金字塔式、放射式和全域式。

1.1金字塔式

结构:1个核心主账号(通常是品牌官方形象)+N个垂直领域子账号/个人IP账号,以我们熟悉的小米公司为例,TA的账号矩阵模式就是典型的金字塔式。

小米的账号矩阵就包括:@小米公司(核心主账号)+@小米手机、@小米澎湃OS、@小米汽车、@小米电视、@小米商城、@雷军(个人IP)、@卢伟冰等。

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主账号树立权威和信任,子账号精准触达不同圈层用户,分工明确,类似的还有比亚迪这个品牌。

1.2放射式

结构:1个企业蓝V账号+多个高管/员工/代言人的个人IP账号。优点就是官方发布权威信息,个人IP更具人情味和亲和力,能有效破圈。

西山居的账号矩阵就包括:@西山居游戏(企业蓝V账号)+@西山居倪志刚、@剑网3制作人郭炜炜、@西山居-王洋、@西山居武侠文化、@剑网3有爱同人秀等。

1.3全域式

结构:同一个品牌或IP,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B站/微博等所有主流平台均开设账号,并根据平台特性调整内容形式,这就是我们最最常见的账号矩阵模式。

例如5G网络最大受益者“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在B站、微博、抖音等平台均有账号,但B站是核心首发平台。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最大化覆盖不同平台的不同用户群体,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2.账号矩阵模式

账号矩阵搭建的时候主要可以分为4个步骤:明确目标与定位、平台选择与角色分配、内容规划和数据复盘。

2.1明确目标与定位

以餐饮门店为例,我们做账号矩阵的商业目的是为了品牌曝光还是产品销售,或者是用户服务,亦或者是私域引流?

你会说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选择全都要。但现实往往是一个账号如果啥都想要,结果啥都没要到。

确定了我们的商业目标之后,我们就要想第2个问题,我们的目标用户是谁/在哪儿。

我们的用户是谁?他们活跃在哪些平台?喜欢什么内容?

比如我本人是产品经理,我的用户就是产品经理这些同行们,他们一般活跃在知乎、PMCAFF、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抖音以及小红书等,他们喜欢干货内容。

2.2平台选择与角色分配

然后我就需要对各个平的用户做用户分析,研究各个平台的调性和用户偏好。

知乎:社区氛围浓,适合深度图文内容。

抖音:娱乐属性强、适合短视频和直播带货。

B站:适合深度内容、社区氛围好、适合中长视频和知识科普。

小红书:重种草、强消费决策、适合图文和Vlog。

视频号:基于微信生态,社交裂变能力强,适合公私域联动。

通过认真分析以及发文章试水,我发现我的内容形式(3000字+的图文)不太适合抖音、B站和小红书这些平台,我也不擅长将3000字+甚至1万字以上的内容精简提炼后做成图文和视频形式。

而且这些平台的用户比较偏向于篇幅较短的视频+图文内容,我试水过几篇内容之后就放弃了这些平台,后面只专注于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以及公众号这3个平台。

当然,如果你的品牌跟这些平台的调性和用户偏好(以及用户构成)是相对匹配的,那么你就可以去做账号矩阵。

然后你就需要去做角色分配,即为矩阵中的每个账号设定清晰的角色和任务。

主账号:品牌形象、发布重大消息、承接流量。

子账号:垂直内容输出、深度互动、探索新形式。

2.3内容规划

在做内容规划的时候,你需要将同一内容需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进行适度的“改编”。

比如一篇产品评测文章,在知乎你可以写成5000字+的长篇图文,在B站可以做8分钟的深度视频,在抖音可拆解成5个30秒的卖点视频,在小红书则可以发布成10张图的种草笔记。

在发布内容的时候,你可以在多个账号之间互相倒流。账号之间互相@、评论、合拍,进行流量互换。

2.4数据复盘

人的精力以及品牌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在做账号矩阵的时候不能把时间和资源均匀的分配到所有的平台上,而是要有侧重。

对于那些粉丝数/关注数/转化率相对高的平台,我们要分配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比如我在B站关注的@香香爱喝醉这位UP主,她在抖音的视频播放量就特别高,但B站的粉丝数以及播放量就特别低。

对于UP主本人而言,这2个平台肯定不会分配同样的时间和资源的。

所以我们要关注核心指标:关注矩阵整体的覆盖率、互动率、引流效率和转化率。分析哪个平台、哪种内容效果最好,然后及时调整策略。

3.微信生态的一鱼六吃

有人可能说这个品牌账号矩阵搞起来太耗费心力了,我就想先在微信生态内做些尝试其实这也是可以的,你可以试着在微信生态内试试“一鱼六吃”。

把内容发在你的朋友圈,看看朋友们是否喜欢,收集他们的反馈和意见。

结合好友的评价反馈,再把这条朋友圈拍成一条短视频,看看有没有人喜欢。

把完成的长文章处理成类似小红书的精美短图文,发表在公众号的图文里面。

利用微信里的问一问专区。在里面找到和你文章匹配的问题,把你前面完成的文字或者视频作为答案,如果质量好也能获得额外曝光。

把短视频的音频加上一个开头结尾,就能成为固定的音频栏目,成为新的内容。

以下就是我在微信视频号内发布的图文、视频以及音频内容。

上述6个途径都在微信生态内,我们就能把一个想法用6遍。这6个地方除了朋友圈之外,都是公域的流量。如果某个渠道做得好,就可以带来额外的流量和用户。

以上,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