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 “过渡技术” 误导, 按高速频率+亏电油耗, 3 招选对新能源车
- 2025-08-29 12:22:55
- 275
准备换新能源车的朋友,是不是都卡在同一个难题上:增程式和混动(插电混动PHEV)到底选哪个?
有人说“增程式是过渡技术,不如混动先进”,也有人骂“混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翻遍测评反而更。其实根本没必要争谁更好,这两种技术就是为不同需求设计的定制方案,选对不选贵,看清楚自己的用车场景才是关键。
第一步:先搞懂核心区别,别被术语绕晕
两者都能“可油可电”,但发动机的作用天差地别,直接影响驾驶体验和油耗,一张表就能看明白:
第二步:对号入座!你的需求匹配哪类车?
没有全能款,只有最适配,看看你属于哪类场景:
场景1:选增程式——优先要“纯电体验”,市区开得多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况,增程式会更合心意:
1、日常通勤50-100公里:纯电续航(大多150-200公里)完全覆盖,每天用电成本才几毛钱(约0.1元/公里),油桶基本用不上;
2、讨厌顿挫和噪音:家里有老人小孩,或者对驾驶质感敏感?增程式没有换挡顿挫,发动机只在亏电时轻声发电,车内安静得像纯电车;
3、长途少,偶尔跑也想省心:过年回老家、周末自驾游,不用盯着充电桩找,加油就能走,而且全程电机驱动,长途开着不累;
4、怕后期麻烦:结构简单意味着故障风险低,比如发动机只负责发电,负荷稳定,不用操心混动变速箱的维护。
场景2:选混动——常跑高速,在意亏电油耗
如果你的用车场景更复杂,混动的优势会更明显:
1、频繁跑高速/跨城:比如每周往返两座城市(单程100公里以上),或者经常跑长途。这时发动机直驱能省不少油,避免了增程式发电再用电的损耗,像比亚迪宋 Pro DM-i,高速亏电油耗才5.5L左右,比增程式低1-2L;
2、没条件充电,只能“亏电开”:家里没充电桩,公司也没法补电?混动亏电油耗和燃油车差不多(甚至更低),长期用不心疼;增程式亏电油耗偏高,长期用反而不划算;
3、想鱼和熊掌兼得:市区用电省钱,高速用油省油,还不用怕续航焦虑。混动的串并联结构就是为全场景高效设计的,适合对油耗敏感、用车场景杂的人。
第三步:避开3个误区,别被“技术党”带偏
很多人纠结半天,其实是被错误观点绕进去了:
误区1: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错!它的核心价值是无续航焦虑的纯电体验,解决了纯电车不敢跑长途的痛点,对家庭用户来说特别实用;
误区2:混动一定比增程式省油?看场景!市区用电时两者油耗都接近0,只有高速亏电时混动更省,市区反而增程式更平顺;
误区3: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现在混动技术早成熟了,比如比亚迪DM-i累计卖了超百万辆,故障率比很多燃油车还低,不用过度担心。
最后总结:选车就看核心需求
要平顺、安静的纯电体验,市区开得多——选增程式;
常跑高速、没充电条件,想省油耗、全场景适配——选混动。
其实不管是增程式还是混动,都是为了让我们用车更方便、更省钱,没必要争谁更先进。
你平时开车主要在市区跑,还是经常跑高速?
如果选新能源车,你会优先考虑增程式还是插混车?
有没有开增程式或插混的朋友,能分享下实际用车中的优点或槽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