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不敢打硬仗? 长城销量原地踏步

  • 2025-07-16 19:13:32
  • 182

十年前的中国车市,长城汽车像头威风凛凛的草原狼,以百万销量傲立山巅。可是十年间,这头狼却原地踏步,年销不过百万出头。

而曾经的小弟们——比亚迪、吉利、奇瑞,却早已化身为猛虎,年销几百万台。曾经“一超多强”的格局,终究成了“一狼落后,群虎前冲”的局面。

长城究竟输给了谁?也许是,魏建军不敢打硬仗。

01

长城销量原地踏步

回望2016年,车企销量排行榜,堪称长城汽车最耀眼的勋章。

长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销量一举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7.45万台,以遥遥领先的优势,稳坐自主销冠宝座。

其爆款车型哈弗H6,在SUV领域看不到任何追赶者的身影,简直活成了自主SUV的“天花板”。

彼时的奇瑞还在70万台徘徊,吉利也不到80万辆,统统不是长城的对手。而今如日中天的比亚迪,那时候一年还卖不到50万台,只能一脸羡慕地仰望着长城。

可是十年后的销量排行榜,却成了长城最扎心的痛。

2014年,比亚迪爆卖427.2万台,奇瑞热销260.39万台,吉利大卖217.66万台。

冰火两重天的是,长城却只有123.33万台,不到吉利的六成,也不到奇瑞的五成,甚至还不到比亚迪的三成。今年上半年,长城依旧是远远落后。

横向对比,长城从销冠到掉队。纵向对比,长城十年间销量原地踏步,甚至与2021年的高点相比,还有所下滑。

02

魏建军不敢打硬仗

自主头部几家车企中,其他销量都在攀升,唯有长城原地踏步甚至是下滑。这就不能去怪大环境,主因应该在长城身上。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观点认为,长城汽车缺少打硬仗、和对手在同一赛道刚正面、硬碰硬、同台竞技的勇气和实力。

在王凤英走后,这种勇气和实力又少了一大半,现在几乎没有了。

长城对竞争的抗压阈值很低,一旦竞争到了一定程度就受不了,要么想办法更换赛道,要么指责别人不讲规则。

长城汽车津津乐道的就是品类创新,从最初的皮卡,到哈弗SUV,再到越野坦克等。聚焦自己优势,不断挖掘全新赛道,这确实让长城早年大获成功。

但从另外一种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长城在不断换赛道,找寻没有竞争的赛道,凭借独占甚至先发优势获取销量。

换而言之,长城不愿意,或者没有勇气走上竞争较大或者激烈的赛道,不断避开这样的赛道。

哪怕这种赛道代表着汽车行业发展的未来,这就让长城失去了很多战略机会。

03

长城该磨利獠牙了

电气化转型不利,就是长城汽车不敢打硬仗的明证。

2016年新能源汽车已经风起云涌了,但魏建军却坚持“长城只做新能源行业的追随者”。

这种保守的态度,以及不敢为人先打硬仗的战略选择,贻误了新能源转型最好时机,错失了发展良机。

今年上半年,长城总销量569789台。其中新能源160414台,占比28.2%。这不仅明显低于比亚迪、吉利等自主车企,也低于行业同期50.1%的渗透率。

欧拉的故事,就是长城避战思维的注脚。

2018年,长城成立纯电品牌欧拉。后来推出黑猫、白猫,而比亚迪海鸥、吉利星愿这样的同类型产品上市,最起码还需要再过4年。于是欧拉爆了,2021年大卖13.5万辆。

可是2022年,一方面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疯涨,另一方面竞品多了起来。于是,魏建军没有选择坚守,与竞品打硬仗拼耐力,而是直接停产了黑猫、白猫。

2024年欧拉才卖出6.3万台,同比暴跌41.7%,只能眼睁睁看着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海鸥、星愿等爆款车型大行其道。

长城的销量态势,就像一面镜子。

它照见了“避战思维”的脆弱,照见了“换赛道”的局限,更照见了中国汽车产业最残酷的真相——在这个“不进则退”的战场,没有永远的舒适区,只有永远的硬仗。

市场如战场,拒绝短兵相接者,终将被时代浪潮吞没。长城像一位退守孤岛的将军,紧抱品类创新的救生圈,却忽视了海水正在上涨。

汽车江湖大草原的风依旧吹着,曾经的那个头狼——长城汽车,是时候磨利獠牙勇往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