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 “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 2025-09-17 21:59:18
  • 574

周鸿祎(厦门日报记者林铭鸿摄)

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没有身体,不会使用各种专业工具,所以不能直接干活。

很多活被智能体干了,那人干什么呢?人要成为智能体的规划者、领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

昨日,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开幕。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周鸿祎亮相论坛作主题演讲。有着“红衣大叔”之称的他,一改平日红色T恤的穿搭,身着深色西装、红色领带。

10分钟的演讲,“智能体”出现62次。周鸿祎在“拥抱智能体、推动新工业革命智能化转型”的主题演讲中,勾勒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人工智能未来。他说:“如果我们每个人手里有三五十个智能体,每天没日没夜地帮忙干活,那么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就会进一步解锁,成为‘超级个体’,成为‘超级员工’。”

谈大模型

“如果AI的发展只停留在大模型阶段,就会变成一个玩具”

人工智能的上半场是大模型,现在进入了下半场。在周鸿祎看来,AI的焦点已经从大模型转变为智能体。

尽管现在大模型的能力越来越强,从知识型大模型进化到推理大模型,同时大模型的成本也越来越低,但要推动新工业革命,光有大模型是不够的。周鸿祎言语犀利:“我们很多企业引入了大模型。大模型更多的是做一个聊天机器人,做客户服务、员工问答,这并不能真正地解决生产上、业务上的问题。”

“究其原因,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没有身体,不会使用各种专业工具,所以不能直接干活。”周鸿祎说,“如果AI的发展只停留在大模型阶段,就会变成一个玩具,而不是我们所向往的生产工具。”

谈智能体

“智能体把通用的大模型变成了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员工”

周鸿祎在现场播放了一个视频。视频是一分钟时长的保时捷汽车广告片。他朝同样出席论坛的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军打趣说,希望下次视频能用小米汽车,这次来不及准备了。

这个视频由智能体团队全自动完成,没有施加任何人工的剪辑和干预。周鸿祎说:“人工拍摄和制作这样一个视频,需要大概一个月时间。但多智能体全自动协作,30分钟就可完成。”

在周鸿祎看来,智能体可以理解为网络虚拟空间里的机器人,具有四大核心能力,记忆能力、使用专业工具的能力、分工协作的能力、分解和规划任务的能力。“智能体把通用的大模型变成了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员工。”

周鸿祎说,关于智能体的争论很多,其演进可分成五个层级。其中Ll是聊天助手,L2是工作流智能体,L3是推理型智能体,L4是多智能体协作。“L5是什么呢?我也不太清楚,我想象应该是,智能体可以自我学习、自我进化、自我迭代,甚至能自行制造所需的智能体来完成任务。”

智能体出现之后,会带来个人和组织角色的变化。“很多活被智能体干了,那人干什么呢?”他说,人要成为智能体的规划者、领导者、管理者和监督者,“当企业里面每个员工都能有效地管理大量智能体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变成了一个混合团队。‘硅基员工’和‘碳基员工’混合工作,这个组织将会变成‘超级组织’”。

谈赋能新工业革命

“360愿意面向金砖国家开放智能体工厂技术”

周鸿祎在论坛上建议,要赋能新工业革命,应该走专业智能体路线。“工业领域专业智能体的发展前景,比传统的软件要大十倍。智能体可以同时替代软件工具和人力,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

在论坛上“推销”360智能体工厂时,周鸿祎说,360智能体工厂重点打造L3-L4智能体,让人人都能定制自己的智能体,目前已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5万个具备各种各样能力的智能体。

周鸿祎表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智能体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关键抓手将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360愿意面向金砖国家开放智能体工厂技术,作为支撑传统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底座,提供从智能体构建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赋能。”

(厦门日报记者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