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生死局! 古恩《超人》首战告捷

  • 2025-07-22 00:32:59
  • 631

詹姆斯·古恩版《超人》对DCU、对DC迷都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对公司来讲,重启后的第一部电影,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后续项目,对DC迷来讲,过去的成功与失败实在让人记忆深刻,迫切需要一部口碑票房齐飞的重启之作来扬眉吐气。

从目前情况看,詹姆斯·古恩不辱使命,美国本土口碑票房都不错,但碍于近几年超级英雄电影式微,在中国市场再难现《复仇者联盟4》的盛景。

从漫画形象创作之初,超人就凸显出与蝙蝠侠截然不同的特质,他阳光、自信、善良、正义,对每一个人都充满真挚的情感,即使是面对反派也从不吝惜自己的同情。

他是氪星文明的使者,是堪萨斯农场的大男孩,是星球日报的记者,更是正义联盟中那个总能在绝境中带来希望的光明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样伟大正的形象设定使超人这一漫画形象一经推出就风靡全美,某种意义上更成为“美国梦”的真实写照,并成为最早登上大银幕的超级英雄角色。如今的资深影迷提起超人总能想到克里斯托弗·里夫和亨利·卡维尔,但其实早在1948年,就推出了由科林·艾兰主演的第一部《超人》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詹姆斯·古恩虽然避免陷入英雄起源的俗套,但本质上依旧讲述了一个人物成长的故事。

故事中的超人经历了波拉维亚之锤的痛揍、被卢瑟带领的反派侵入自己的孤独堡垒,被一群正儿八经的猴子水军肆意抹黑,成为美国政府眼中不受控制的安全威胁,被关进暗无天日的定制牢房,意外知晓父母留给自己的录音实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善良美好……

与漫威这些年拍的千篇一律模板化作品相比,詹姆斯·古恩显然对DCU的这部开山之作有着自己的巧思,不再执著于假大空的世界观构建和虚伪悬浮的英雄叙事。

随着故事的不断展开,一个个此前只存在于漫画中的经典角色相继登场。

他们中的一部分此前或许已在其他版本的超人影视作品中有过登场却有着全新演绎,而另外的绝大部分反派角色却是首次登上大银幕。

在线性叙事脉络下,这些角色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对超人的现实挑战而出现。不少观众或许会受到此前一些媒体报道影响觉着如此众多的人物出现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中,是否会让整部电影变得过于复杂。

但事实上,有《银河护卫队》系列珠玉在前,其实根本不必担心詹姆斯·古恩的群戏塑造能力。整个故事确实正如片名所揭示的那样——超人永远都是故事中的绝对主角。

但并不是所有观众都对詹姆斯·古恩的这番巧思买账,不少人表示影片在世界观设定和人物塑造上存在显著不协调,同时影片竭力塑造超人人性脆弱一面,却同时让故事中的很多角色保持着工具人般的单一设定和口号般空洞的台词——一心只想要毁灭超人的卢瑟、执著于寻求真爱的卢瑟女友、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日报记者和不离不弃的露易丝。

一面是处于艰难困境中的超人,一面是游乐园般的世界观设定,巨大的反差感让影片对超人的成长描摹和这个充满超能力者的世界缺乏应有的真实重量。

从这一点来讲,十几年前的《超人:钢铁之躯》显然要做的更好,无论是影片对复杂人性的塑造,还是对世界观事无巨细的描摹都推动影片整体史诗基调在叙事上得以延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虽然在不少原作漫画迷看来,恢复超人的红内裤是对漫画形象的尊重和致敬,但对很多没有漫画情怀的中国观众而言,红内裤外穿的超人形象显然没有十多年前的亨利·卡维尔超人所采用的银幕形象要真实帅气。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虽然有着较高的投资预算,但为了还原所谓的复古漫画风,很多英雄角色的制服设计所呈现出最终效果就像是在看十多年前的日本特摄片。

可以想见,詹姆斯·古恩的这部《超人》想取得口碑爆棚的效果是不可能了,特别是在美国本土外电影市场。

不可否认,詹姆斯·古恩及幕后诸多电影工作者在《超人》创作过程中,对超英漫改电影叙事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探索。

但在好莱坞电影创作日显颓势、传统电影市场日渐萎缩的当下,一部并没能满足绝大多数观众内心预期的《超人》电影确实很难让今天的观众梦回1978年,再度感受在大银幕上首次看到克里斯托弗·里夫版超人翱翔天空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