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占比46.1%, 良性竞争激活服务消费新增量

  • 2025-07-23 06:46:37
  • 549

7月18日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四年来,我国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50万亿元的亮眼数据之下,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中国服务性消费正保持着快速增长,成为当下中国消费增量的重要来源。但对比美国67.5%的占比,中国服务消费仍有巨大潜力亟待释放。

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同日对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开展约谈,要求其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骑手与平台多方共赢的健康生态。此次约谈直指行业无序价格战乱象,也标志着“良性竞争”正式成为政策与市场的共同诉求。如何进一步通过“良性竞争”挖掘服务消费潜力,进而创造“新增量”,是当前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外卖为基础,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升履约效率、创造即时性消费场景的“大消费平台模式”成为行业探索的重要方向。

近期,平台企业的创新举措引发市场关注。据公开报道,7月初,淘宝闪购宣布在未来12个月内发放总规模500亿元的平台消费券。在消费者端,将通过发放大额红包、限时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多种形式激活市场;而在商家端,也推出了针对店铺、商品、配送等优惠政策,以及免佣减佣措施。

新业态、新模式进入外卖行业后,迅速拓展新场景,全行业订单量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原先约1亿单的日订单量,暴涨至约2.5亿单。其中新入局者“淘宝闪购”上线两月,日订单即连续两周稳超8000万,非餐饮订单占比显著(超1300万单)。这直观反映了新模式对服务消费总量的强劲拉动。

更重要的是,在大消费场景带动下,4124个餐饮品牌生意突破历史峰值。在这些破峰的连锁品牌中,95%为城市区域连锁品牌,有效激发城市特色消费活力。

行业观察指出,区别于传统单一外卖平台或货架电商模式,一些平台正探索整合“远场”(线上丰富品类)与“近场”(线下即时履约)优势的模式,以期实现“1+1大于2”的效果。作为国民消费重要增长动力的服务消费本身增长潜力巨大,实物消费与即时服务的融合,正点燃更广泛的社会消费热情。

未来,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优化,业界期待大消费市场能呈现更加良性的竞争格局,使商家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利润空间得到保障,推动社会经济步入正向循环。

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表示,通过需求拉动来畅通内循环,是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政策导向。在这个过程中头部电商平台拉动消费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此次淘宝闪购的消费券计划降低了消费成本,变相提升了用户的消费能力;围绕日常生活需求进行资源整合,构建融合式的大消费场景,有利于提升用户的消费倾向。双措并举能够更好地提升购物体验,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对市场来说,‘信心贵于黄金’。当有新的重磅资金托底式投入,一定将为消费势能带来新的活水,更将带动这些补贴直接转化为实际消费能力的提升。”

文|记者沈钊